天津殡葬一条龙服务都包含什么?

简单的说,现在在社会上经常看到。有些人在做殡葬一条龙的服务。所谓的殡葬一条龙的服务,是指从从故者去世后开始的穿衣后在送到遗体送到殡仪馆之后;办理相关社区:公安派出所、相关上手续后:从家属家设灵、辞灵:起灵:以及在进行遗体火化之后,骨灰寄存等相关事项就是在现在、老百姓所俗说的所殡葬一条龙服务。

每个殡葬一条龙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骨灰盒)(故者所穿的衣服)是单独结算的,不在总费用内结算。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人们不再倾向于购买很多的烧纸祭拜故者。大部分选择鲜花进行祭拜。

同时,也温馨提示大家:逝者为大、尽心即好。每个家庭的收支不一样,所以不必进行铺张浪费。

天津殡葬一站式服务项目

人生有八苦,其中人的死是最痛苦的,也是最无奈最无法挽回的伤痛,但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所以在生活中经常会有白事的发生,那么当普通百姓遇到这种事时,办理丧事比较繁琐,一般都会选择殡葬一条龙的服务。

因为遇到这种事,每个家属都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中,而无心理会逝者身后事,这时,殡葬服务就变得极为重要了,那么殡葬一条龙具体都包括什么呢?

殡葬一条龙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第一,在葬礼举行前需要进行充足的前期准备,例如帮助逝者洁身换衣、预订殡仪馆灵车,布置灵堂等,让逝者安详地完成人生的最后阶段。

第二,布置告别厅,告别厅的布置也需要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先预订使用告别厅的时间和房间的号码,除了告别厅,还需要准备家属休息室,让家属更安心的度过人生艰难的旅程。

第三,火化和安置骨灰的地方,在结束告别之后,殡葬服务将会进行火化进炉的仪式,火化后骨灰安葬等,也让家属能够更加坦然地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

第四,还有一些事项就是看家属的需求了,除了必要的流程外,家属可以团队商议其他服务事项。

以上就是殡葬服务一条龙主要包括的项目,非常周到的可以帮客户解决丧事,让客户省心省力。

招聘 | 应届往届均可!天津一大波岗位正在招人!

还有同学没拿到心仪的offer吗?

天津市民政局所属殡葬类事业单位

正在热招!

应届往届都有机会!

快来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吧

天津市民政局所属殡葬类事业单位

根据《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津人社局发〔2011〕10号)规定,为了弥补人员不足,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天津市民政局所属殡葬类事业单位决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

1.天津市殡仪服务总站,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单位地址为天津市红桥区北辛道20号。主要职能是提供殡仪服务,殡仪应急服务,殡仪社区服务,骨灰撒海服务,国际运尸服务。

2.天津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单位地址为天津市北辰区铁东路东侧(外环线内)。主要职能是在天津寝园、天津憩园和回民公墓提供墓地安葬为主及多种形式的骨灰安葬服务。

二、招聘岗位及数量

招聘岗位、数量和职责详见《2022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申报表》。

按照《市人社局关于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事项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21〕83号)文件要求,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与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高级工班毕业生与大学专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因此次公开招聘笔试时间与天津市民政局所属殡葬类事业单位2022年第一次公开招聘(报名时间5月16日9:00-5月20日16:00)笔试时间重合,建议报名审核通过并交费的人员不要参加此次公开招聘报名工作。

三、招聘人员条件

报考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无违法违纪记录;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五)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以本人毕业证书标注的专业为准,专业参考教育部和人社部发布的专业目录。

(六)具备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现役军人、全日制在读非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中被限制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尚在禁考期的人员,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应聘人员如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津人社局发〔2011〕10号)等文件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的,应当回避。

因隐瞒以上不得参加此次招聘内容而被聘用者,一经举报或查出情况属实,用人单位可以立即予以清退,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由报考人员负责。

四、报名

考生报名、缴纳考试服务费用均在天津市人才服务中心网(http://www.tjtalents.com.cn )进行。

网上报名时间:6月13日9:00至6月17日16:00。

资格审查时间:6月13日9:00至6月18日16:00。

网上缴费时间:6月13日9:00至6月19日16:00。

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考年龄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13日。

岗位的实际报名人数(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人数)与招聘岗位计划数之比低于3:1,应减少该岗位的招聘人数或者取消该岗位的招聘。岗位的实际报名人数(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人数)不足3人的,由招聘单位取消该岗位的招聘计划,并通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改报其他岗位。报考上述岗位且已经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的人员,可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报其他岗位。改报时间6月21日9:00-16:00。

五、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1、笔试

笔试采取闭卷形式,内容为殡葬领域各工种综合专业知识,主要测评应聘人员从事殡葬岗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满分为100分。

2、面试

面试主要测评应聘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应变能力,举止仪表,言语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满分为100分。

笔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各岗位招聘计划数与参加面试人选1:3的比例,确定各岗位进入面试的人选名单。若有进入面试人选出现空缺的,招聘单位依据报考人员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如依次递补后招聘岗位进入面试的人数仍达不到1:3比例的,按照该岗位进入面试的实际人数进行面试。

3、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

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

具体为: 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各保留1位小数,总成绩保留2位小数。

什么是殡葬?

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殡”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一作葬解,如《荀子》:”三月之殡”。”葬”作藏解,如《礼记》:”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二、历史演变

在一百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丧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用柴草盖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坟墓,也没有礼仪。而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采用了土葬。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自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唐杜氏《通典》说太古时代凶礼中规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在半坡遗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这种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观念,在我国母系氏族就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和迷信活动更加盛行,奴隶主阶级为利用宗教迷信维持其统治,大力提倡对凶礼的习俗,甚至把奴隶也作为祭品杀掉,作为殉葬品埋掉。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天子、诸侯、大夫、士及一般奴隶主死了,在殓、殡祭上从时间、仪式棺椁到殉葬品都有等级区分,而奴隶则只“举而委之”或当殉葬品活活埋掉,如古侯家庄西北冈发现的大墓,墓室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深达12米,墓室中埋有执戈的奴隶和狗。棺室雕花饰纹,摆满了珍贵服饰器物。椁项排放着商王的兵器和仪仗执器奴隶、男女侍从奴隶,还有儿童和供玩的狗猴等动物。象这样的大墓一般要杀生殉、杀祭三四百人,这种奢华、浪费、残酷的杀葬陪葬实在令人发指。

三、殡葬程序

殡葬殡仪程序:竖灵、收敛、丧失协调、引灵、接体、奠礼、火化、出殡、安厝、后续关怀。

四、殡葬方式

殡葬方式从古代演变到现代已经有很多种了,如土葬,树藏,花坛葬,草坪葬,天葬,钻石葬,太空葬,礁球葬,有机粉葬,海葬,烟花葬,画葬等,这些殡葬方式都被称为绿色殡葬。

五、殡葬服务

针对部分地区殡葬收费内容庞杂、价格较高的现状,国家发改委会同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遗体接运、存放、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将执行政府定价,遗体整容、防腐等延伸服务按非营利性原则执行政府指导价。

六、殡葬文化

殡葬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沉淀下来的,集中了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生存的价值、人性亲情等有关于人类本源性问题思考得出的结论。或许这个答案永远都不圆满,所以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的思考和探索也就是我们传承传统殡葬文化的过程。

中国殡葬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随葬。这几乎是最早最原始 的土葬。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阶级,殡葬文化也处处体现的阶级的“三六九等”,在墓地、葬具和随葬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从北京猿人将洞穴上层当作生者的 居室,下层为死者的墓地。到秦始皇陵的规模及豪华程度,俨然一幅宫城都邑图,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俗发挥到了极致。直到明、清两代的殡葬礼仪已经形成 一套隆重而繁琐的殡葬礼仪。

整个土葬时期,实行土葬主要是为了防止死者被野兽吃掉,同时也是为了使死者的得到永恒的安息和葬地。中国人之所热衷土葬,一方面是人们对土地十分依赖和留 恋,此外人们还认为土地埋葬先人的形式是为死者提供了另外一个活动的空间。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我国开始逐渐推行“火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的生活不断丰富,人们逐步从满足基本生活要求提升到满足精神需求的层面。殡葬行业也从满足人们基本的处置遗体的需求,逐步上升到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高度。

如何看待人去世后的殡葬?

人的一生,生与死是自然规律,除意外事故外,一个人的生命或因疾病或因衰老都有寿寝正终的时候(只有神话故事宣扬长生不老)。

如何看待人去世后的殡葬?

因此丧葬文化历史渊远流長,丧葬习俗又受不同因素和习俗的影响经历了几千年。

随着时代的变化,殡葬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进入现代,殡葬方式有以下几种:

1.土葬

土葬有着数千年的传统,自古以来,多数人讲究“叶落归根,入土为安"直至近代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分布地区最广的殡葬方式了。

随着人口的增加,建国初期只有四亿多人口,发展到现在,人口已经有14亿之多,加上随着基础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人平土地面积大为减少,土地是民众吃饭之根本,如何守住耕地红线,摆在当代人的面前。如果继续推行土葬墓地会逐渐增多,再加上土葬时需使用木材涉及林业资源,就会造成耕地逐渐减少和资源匮乏,一处墓地占地就不少,弊端显而易见。

因此火葬的方式被推行开来,火葬的方式相对土葬好处还是有的,具体表现在:

①节约土地,省钱100多斤的体重,火化后的骨灰大约只有几斤重,化后装进骨灰盒里,显而易见骨灰盒比棺材要小得多,可存放于公共建设的祭祀堂馆里。

②形式简单,成本相对较低,遗体到殡仪馆后,只需不长的时间就火化了,避免了尸体腐烂的过程;在城门上,一个骨灰盒一般不会超过棺材的价格。

③,不污染土地,据研究人员说,在土葬时有几个产生病毒的来源,一是棺木刷的油漆,二是遗体腐烂过程产生的气体,这些物质对地表和地下水都会产生污染。

综合来看,火葬是现阶段合适的方式。

但现阶段民间一些人士认为,土葬在我国实行了上千年,这种仪式已经深深刻在人们的心里,特别是在农村,许多老人都讲究叶落归根,认为是土地养活了自己和家人,对土地怀有特别的感情,也认为人劳累了一辈子,死后能有一个完好的尸首入土,才能体现生者对亡者的尊重。

因此,有人提出不同于火葬和旧土葬方式的方法,叫做"深埋土葬方法"。

【深埋土葬方法】,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创新,”深埋土葬方法"是把逝者的遗体放入可解降有害物质的特制材质的棺材中,然后在需要殡葬的地方挖深坑坑,将棺材深埋地下,地面上不留墓碑和坟头,可在此处做上标记,葬桩体积不宜过大且周围不要栽树。

相对于其他殡葬方式,深埋土葬法能让逝者体面的离开人间。

还可根据不同地方不同习俗选择"天葬"、“树葬"、“海葬”等。

梁骏吾院士逝世

半导体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梁骏吾,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梁骏吾院士逝世

梁骏吾

梁骏吾1933年9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据《中国科学报》报道,梁骏吾自幼兴趣广泛,文理兼优,平时喜欢作些新诗,还跑去广播电台朗诵。高中时,化学老师常常说起中国工业的落后。潜移默化中,青年梁骏吾心中种下了一个愿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

报考大学时,梁骏吾选择了武汉大学化学系,1955年以优等成绩毕业。据报道,梁骏吾和妻子闻瑞梅是大学同窗,上学时两家仅一条马路之隔,一起上学,一起回家。此后,两人又成为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同事,共同在科学事业中辛勤耕耘。

毕业后,梁骏吾通过选拔前往苏联留学深造。据报道,他几乎每天都是搭最后一班市内公交从学校回到住所,“开夜车”学习更是家常便饭。四年的异乡生活,在他看来就是为了克服重重困难,学成后报效祖国。

1960年,梁骏吾在莫斯科冶金研究所的研究生毕业考试中,所有课程均考取满分,并通过出众的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

回国后,梁骏吾进入中科院半导体所工作,从事开拓性的区熔硅单晶研制工作。梁骏吾负责国家十二年科技规划中的高纯硅研制,得到电阻率为15×104ohm-cm的硅单晶,是当时国际上最好结果之一,获1964年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研制的硅无坩埚区熔提纯设备获1964年国家科委全国新产品二等奖。1964-1965年负责组建GaAs液相外延研究。

1965年,梁骏吾首次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只室温脉冲相干激光器用的砷化镓外延材料。1966-1969年负责156工程中集成电路用硅外延材料任务。解决了连续生长硅高掺杂外延层、SiO2介质层、多晶硅层的工艺技术。为我国第一代介质隔离集成电路提供了外延材料。在4K位和16K位DRAM研制中,成功制备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无位错、无旋涡、低微缺陷、低碳、可控氧含量的高质量直拉硅单晶。该两项研究分别获中科院1979年及1980年重大成果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梁骏吾首创了掺氮中子嬗变区熔硅单晶。完成了硅中杂质以及外延中气体动力学与热力学耦合计算及微机控制光加热外延炉。

1997年,梁骏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这个行当,也有它的危险性。”梁骏吾说,他有一个同学,就在实验中因为氢气突然爆炸而丧生。而他本人,也多次在实验室突遭电击丧失知觉,也曾经历过药品泄漏,满屋子都是白雾。

“出了事情怎么办?还不是一样要冲进去抢。”梁骏吾回忆,他曾不止一次面对险情,奋不顾身跑进实验室,“抢”出污染源和贵重物品。

梁骏吾曾说,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经历,能够带给年轻科研人员一些启发,“让他们看到这份事业可以有所作为,让他们觉得自己同样能够作出成绩,这就可以了”。